第36章 龚扇 (第1/2页)
在浩瀚的中国历史长河中,赠予外国元首的“国礼”一直是备受瞩目的焦点,它们代表着我国文化精髓和技艺水平的珍品。令人难以置信的是,这样一份承载着厚重历史和文化底蕴的“国礼”,竟然是一把看似简约却又充满神奇的扇子。这把被誉为“世界上最薄的扇子”,其制作工艺之精湛,甚至让拥有无数珍宝的慈禧都为之倾倒,爱不释手。
这把神奇的扇子,究竟有何独特之处,能让《国家宝藏》的专家们称之为“中国人的骄傲”?又是什么原因,让它成为了我国外交场合的一张名片?
首先,让我们揭开这把扇子制作过程的奥秘。尽管其历史传承仅有一百多年,但制作过程却十分讲究。例如,在第一步挑选背阴生长的竹子上,就需要花费整整一天的时间。为了防止划伤表皮,还必须用特制的绸缎包裹才能运输。回到家后,还需立刻灌满清水进行保鲜,然后将竹子分为二十二根大小相等的竹条。这些竹条经过层层剥离和分解,最终成为一根厚度仅有0.015毫米的晶莹剔透、柔韧纤细的竹丝。仅这一步,就需要让龚扇第五代传人龚倩练习十余年。
其次,这把扇子的编织工艺堪称一门艺术。由四千多根竹丝编织而成的扇面,光刮竹丝就需耗费两个多月。上千根竹丝经过挑、放、穿、压、破等方法,按照预先设计好的图案,经纬编织在一起。最后,再通过龚家独门绝技绷扇,方能得到一把独具艺术魅力的龚扇。
再次,这把扇子的艺术价值令人叹为观止。薄似蝉翼的扇面能透光显影,温柔娇美如绸绫,正看时扇面呈白色,花鸟人物忽隐忽现;右看时花纹呈白色,树叶闪青色;左看时花纹闪青色,树叶呈白色。美轮美奂,巧夺天工。
最后,这把扇子在外交场合的重要地位也是其成为“中国人的骄傲”的原因之一。作为我国赠予外国元首的“国礼”,它代表着我国人民的友好和敬意,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交流的方式。这把扇子所展现的卓越技艺和独特艺术魅力,无疑成为了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一张名片,让世界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才华。
值得一提的是,现如今这把神奇的扇子已经走进了世界各地,成为了国际间文化交流的使者。它不仅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,也为全球人民提供了一个欣赏中华艺术瑰宝的窗口。而这把扇子的制作技艺,也在一代代传承人的努力下,不断创新发展,成为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