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0章 藏族唐卡与植物染 (第1/2页)
啥是唐卡?
藏族绘画,一幅两到三年的画究竟有多传神?
难道说,口水作画才是真唐卡吗?
传统唐卡绘制要求极其严苛,程序极其复杂,唐卡画布一般选用白棉布,画框和布匹靠绷线连接,布要绷得非常紧实,这样画面才会平展。
绷上画框后,第一步是打胶,热贡艺人用的胶多半是骨胶,胶的稀稠度要仔细掌握,打胶在画布上,用磨圆圈的形式均匀的刷,然后在阳光下晒干。拿出山里寻找的特殊石头,外表看上去像是透明的晶体。先用清水洗净,然后埋入火中烧,等在第二天石头熟透时,把它们充分地捣成粉末,捣好的粉用水加工搅拌,调好白石粉再用手在晒干的画布上均匀涂抹。第三步是打磨,先用石头粗磨,然后用倒扣的碗边细磨,这样的画布才是一块好的唐卡画布。
热贡艺人用自制的炭笔打素描草稿,这种炭笔画经过细木棍轻轻一弹便脱落,容易修改。第二遍素描稿,按照画布上残留的痕迹从中间主佛开始再描一遍,修改细微的偏差,这一次着重面部的细节、头饰上的纹样、衣服的造型等。
素描稿画好之后,就要开始上色。唐卡画讲究的是一种颜色用一支笔。根据画的内容,浓淡粗细也有区分。上色的过程基本是用平涂,先打天和地,画师左手拿着颜料碗,右手则是拿着颜料笔,不能直接蘸到颜料之中,而是在碗内壁取色。用唾液润湿毛笔上色,上色后还要晕染出事物的具体颜色,最后还要有大量的黄金使用,使得唐卡画面更加富贵华丽。
经过描金勾线后的唐卡,愈发庄重。
一幅唐卡可能要花两到三年,画师每天画的是佛像的内容,表达着一个字——善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